布里生花传技艺 庆阳融媒小记者开展扎染手作体验活动

庆阳 更新于:2025-06-25 13:42
  • 奋发天空5f

  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承,激发小记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,6月22日,庆阳融媒小记者在西峰区海绵绿地公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探秘扎染技艺 传承非遗文化”体验实践活动。

    沉浸课堂:触摸千年技艺的文化根脉

    夏日的绿地公园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公园的一处长廊被扎染作品装饰得别有风情。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,沉浸在扎染的世界。主讲老师以生动的讲述带小记者们“穿越时空”,回溯扎染的起源与发展。“扎染古称‘绞缬’,早在秦汉时期便已出现,通过纱、线、绳等工具的捆扎,让布料在染色后形成深浅不一、层次丰富的纹理……”孩子们专注地聆听,不时发出惊叹,体会到传统工艺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,也激发起他们对非遗的好奇心。

    创意实践:巧手扎结绘就个性色彩

    图案设计是最重要的创作环节。小记者们戴上一次性手套,领取白色T恤后,立刻化身为“非遗小匠人”。他们根据老师教授的技法,用弹珠、雪糕棒、皮筋等工具,有的将布料拧成“玫瑰花”状,有的用弹珠固定出放射状纹理,还有的尝试几何对称折叠法……他们精心设计图案造型,充满想象与期待。

    SUMMER TIME

    待作品完成捆扎后,老师带领小记者们将布料浸入清水预处理,再分批放入染料盆中浸染。随着捆扎的橡皮筋被逐一剪开,一方方布料展开的瞬间,蓝白相间的冰裂纹、斑斓的螺旋花纹跃然眼前。“哇!我的T恤像星空一样!”“看,我的图案像一朵绽放的花!”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,成就感溢于言表。

    晾晒心声:传统文化点亮童心世界

    活动尾声,小记者们将扎染作品小心翼翼地铺展在公园栏杆上晾晒。微风拂过,一件件独具匠心的T恤随风轻摆,宛如一幅流动的非遗画卷。小记者王博雅捧着作品难掩激动:“扎染太神奇了!不仅可以表达我的情绪,还可以让我体验到快乐。”

    SUMMER TIME

    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感受到手工创作的乐趣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。正如指导老师小羊所言:“扎染的每一道褶皱都是与历史的对话,希望孩子们能从指尖的温度中读懂匠人精神。”活动结束后,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携作品踏上归途,而那些凝聚着传统智慧与童真创意的斑斓衣衫,必将成为这个夏日最珍贵的文化记忆。

    (作者:刘英娟)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