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1年耿飚之问,党史上的深刻反思与老战士的赤子情怀

庆阳 更新于:2025-07-31 06:16
  • 手机用户50346691076
    党史上著名的“耿飚之问”发生于1991年

    1991年,咱们的“老战士”耿飚带着老伴赵兰香回到了甘肃庆阳,那地儿,可是他俩战斗生活过的“老根据地”。庆阳不仅是赵兰香的娘家,还是耿飚革命生涯里的“初恋地”。跟乡亲们、老战友一见面,耿飚就听到了些关于地方政府作风的小道消息。座谈会上,面对着庆阳县委和省政府的官员们,耿飚冷不丁来了句:“要是你们干了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儿,党纪国法可饶不了你,到时候,庆阳的父老乡亲们还会不会给你们说好话呢?”这话一出,直击灵魂深处,成了党史上的名场面——“耿飚之问”。

    耿飚这人,一辈子就没闲着,从战场上拼杀到外交圈,从军营混到政坛,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。1950年,他被派去当新中国首任驻瑞士大使,面对新环境,他愣是靠着战士那股子狠劲儿,迅速学会了外交规矩,递交了国书,给咱国家长了脸。在朝鲜战场上,他还揭露了美军用细菌武器的丑闻,外交手腕杠杠的。到了1981年,他又重回军队,成了咱们国家独一份的无军衔国防部长。

    退休之后,1991年,耿飚又回到了甘肃庆阳。这里,是他和人民群众肩并肩战斗过的地方。乡亲们的热情让他心里暖洋洋的,但有些人反映的问题又让他心里直打鼓。座谈会上,耿飚先是怀旧了一把,接着讲了个军民情深的小故事,气氛刚烘托起来,他话头一转,直接甩出了那句让人心潮澎湃的“耿飚之问”。这一嗓子吼出去,可不是要找人背锅,而是给大家提个醒儿;也不是揪着谁不放,就是想让大家心里掂量掂量。会议室里头,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,官员们你瞅瞅我,我看看你,谁也不敢吭声。耿飚见状,也没再多啰嗦,拍拍屁股走人。就这一问,愣是让在场的每位大佬都开始琢磨起手中的权和肩上的责来。

    耿飚这问题,简直比穿越剧还带劲,到现在听着都让人心里头一震。它不光是给干部们的行为来了个灵魂拷问,更像是提醒大家回头瞅瞅,初心还在不在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